來源:WIPO中國 時間:2022-10-08 16:48:21 作者: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正式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下稱《報告》)。結果顯示,中國排名第11,較去年再上升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位居36個中高收入經濟體之首?!秷蟾妗分赋?,中國的創新與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正向關系,創新投入轉化為更多更高質量的創新產出。
《報告》從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個方面,設置了政策環境、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與技術產出、創意產出等7個大類81項細分指標,對全球132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排名,突出各自的創新優勢和劣勢,由此揭曉了世界上最具創新性的經濟體。
本版重點關注創新驅動增長的前景如何,探討了滯脹和低生產力增長是否會繼續下去,還是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新的創新噴發——數字時代和深度科學創新浪潮——將帶動經濟上行。
主要結論
?。?)2021年,全球頂級企業的研發支出增加近10%,達9000多億美元,高于大流行病發生前的2019年。這一增長主要由四個行業推動:ICT硬件和電氣設備;軟件和ICT服務;制藥和生物技術;以及建筑和工業金屬。
?。?)2020年全球研發投資增長率為3.3%,與2019年的歷史最高最高記錄6.1%相比有所放緩。2020年,研發支出最高的經濟體的政府預算撥款顯示出強勁的增長。
2021年的政府研發預算卻是另一番景象:韓國和德國的支出在增加,美國和日本則在減少。
?。?)2021年,風險投資交易激增46%,與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繁榮時期的水平不相上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非洲地區的風險投資增長最為強勁。
不過,2022年的風險投資前景更加明確;緊縮的貨幣政策和對風險投資的影響將使風險投資減速。
GII排名
在世界經濟體創新能力及產出年度排名(表1)中,GII顯示,前15位的排名出現了一些重要變化:美國攀升至第2,荷蘭第2,新加坡第7,德國第8,中國上升1位至第11,離前十僅一步之遙。
加拿大(第15位)重新躋身全球創新者前15。土耳其(第37位)和印度(第40位)首次進入前40名。除此之外,越南(第48位)、伊朗(第53位)和菲律賓(第59位)是迄今為止在創新表現方面進步最快的中等收入經濟體。
就經濟發展水平而言,一些發展中經濟體在創新方面的表現高于預期,這包括新加入的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和巴基斯坦。
8個創新表現優異的國家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中肯尼亞、盧旺達和莫桑比克處于領先地位。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巴西、秘魯和牙買加的表現超出了發展水平。
表1 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Top 20
全球創新格局
(1)北美洲
美國攀升至第二位,而加拿大重新躋身全球創新者前15名,上升至第15位。在2022年的81項GII指標中,美國有15項在全球取得最高得分,包括全球企業研發投資者、風險資本投資者、大學質量、科學出版物的質量和影響,以及企業無形資產強度。
加拿大在風險資本接收者、合資企業和戰略聯盟交易以及計算機軟件支出方面得分最高。
(2)歐洲
歐洲繼續擁有數量最多的創新領先者,共計15個躋身前25。在所涉的39個歐洲經濟體中,今年有12個經濟體的排名上升:荷蘭(5)、德國(8)、奧地利(17)、愛沙尼亞(18)、盧森堡(19)、馬耳他(21)、意大利(28)、西班牙(29)、波蘭(38)、希臘(44)、摩爾多瓦共和國(56)以及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70)。
瑞士連續12年在創新方面保持世界第一。它在創新產出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特別是在本國人專利申請量、軟件支出、高科技制造和生產以及出口復雜性方面。
瑞典(3)在基礎設施和商業成熟度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研究人員、研發支出和知識密集型就業等指標上排在首位。
德國在2016年進入前10后,今年取得2009年以來的最高排名,在全球企業研發投資者方面全球領先。愛沙尼亞取得明顯進步進入前20,在風險資本交易、ICT服務進口、新企業創建、移動應用開發等指標上的表現領跑全球。
(3)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
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地區的兩個經濟體——韓國(6)和新加坡(7),躋身全球創新者前10;另有五個經濟體進入前25,分別是中國(11)、日本(13)、中國香港(14)、新西蘭(24)和澳大利亞(25)。新加坡、中國和新西蘭今年的排名均有提升。
就整個地區而言,越南(48)、菲律賓(59)、印度尼西亞(75)、柬埔寨(97)和老撾(112)在過去十年中取得的進步最大。這些經濟體在關鍵創新指標方面也處于領先地位。
越南在高科技進口方面領跑世界,菲律賓在高科技出口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印度尼西亞今年實現了飛躍,取得自2012年以來的最佳名次,在創業政策和文化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創新關聯和無形資產方面也有明顯的進步,在初創企業和規?;髽I融資、企業無形資產強度等指標上表現不俗。
(4)中亞和南亞
印度(40)在2020年進入前50名后,今年取得地區第一,進入前40。伊朗(53)和烏茲別克斯坦(82)緊隨其后。
印度是中等偏下收入組中的創新領先者,在ICT服務出口方面繼續領跑世界,并在其他指標上保持最高排名,包括風險資本接收價值、初創企業和規?;髽I融資、科學和工程專業畢業生、勞動生產率增長和國內產業多元化。
伊朗在中等偏下收入組中占據第3,并且連續第二年在創新方面的表現超過了對其發展水平的預期,在商標申請量、科學和工程專業畢業生等指標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烏茲別克斯坦的排名上升了4位,在創新方面的表現首次超過了發展預期。斯里蘭卡(85)、巴基斯坦(87)和孟加拉國(102)今年的排名有大幅提升。然而,只有巴基斯坦的名次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穩定。
(5)北非和西亞
以色列(16)、塞浦路斯(27)、阿拉伯聯合酋長國(31)在創新方面是該地區的領先者。
以色列在過去15年一直是創新領先者,在風險資本交易、擁有高級學位的女性員工、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通過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ICT服務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方面,都遙遙領先。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正在向前30名靠攏,在企業研究人員數量和私營部門資助的研發方面繼續排名前五。土耳其(37)進入了前40,它的無形資產在全球排名第4,并在工業品外觀設計、商標申請和企業無形資產密度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優勢。
該地區另外10個經濟體的排名也有所上升,包括進步明顯的沙特阿拉伯(51)、卡塔爾(52)、科威特(62)、摩洛哥(67)和巴林(72)。
(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智利(50)是唯一進入前50的拉丁美洲國家,在該地區排名第一,其次是巴西(54)和墨西哥(58)。
智利在高等教育入學率和新企業方面排名較好。巴西在創新產出方面取得明顯進步,特別是在無形資產和網絡創意等創意產出方面,商標申請和移動應用開發也表現不俗。
墨西哥在創意產品出口、高科技進口和出口等指標上領先。
在該地區覆蓋的18個經濟體中,有8個經濟體的排名上升。哥倫比亞(63)、秘魯(65)、阿根廷(69)和多米尼加共和國(90)今年的排名都有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秘魯今年在小額信貸機構的貸款可用性、科學和工程專業畢業生、實用新型申請量等指標上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秘魯、巴西和牙買加(76)在創新方面的表現也高于對其發展水平的預期。
(7)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陸
南非(61)取得地區第一,其次是博茨瓦納(86)和肯尼亞(88)。該地區的16個經濟體在GII排名中有所上升。除毛里求斯和博茨瓦納之外,加納(95)、塞內加爾(99)、津巴布韋(107)、埃塞俄比亞(117)和安哥拉(127)都有可圈可點的進步。
南非在市場資本化方面名列前茅,而博茨瓦納在小額信貸機構貸款和知識產權支付等指標上有良好表現。納米比亞(96)在教育支出方面領先全球,在人力資本和研究方面的表現遠超地區平均水平。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在創新方面表現優異的經濟體最多的地區(8個),其中肯尼亞連續12年保持著表現優異的記錄。盧旺達(105)和莫桑比克(123)也一直表現出色。
中國在《報告》中主要表現包括:
一是9項細分指標排名全球第一。
創新投入方面,國內市場規模,提供正規培訓的公司占比,閱讀、數學和科學PISA①量表等3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一,國內產業多元化、產業集群發展情況等2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二,全球研發公司前三位平均支出、高校排名前三位平均分、資本形成總額GDP占比、企業供資GERD②占比等4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三。
創新產出方面,本國人專利申請量、本國人實用新型申請量、本國人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本國人商標申請量、勞動力產值增長、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等6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一。
二是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指標表現良好。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總價值達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全球排名第18,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在全球銀行業排名第一,華為在全球科技行業排名第二;風險投資規模達940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全球排名第16。
202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達7577億美元,同比增長6%,全球排名第四;高科技制造業占制造業的比重達48.1%,較2018年增長1個百分點,全球排名第14;知識產權收入達89億美元,同比增長34%。
三是世界5大科技集群中中國獨占兩席。
報告顯示,東京—橫濱地區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廣州地區、北京、首爾、圣何塞—舊金山地區分列第二至第五位。
?、?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國際學生評估項目。
?、?GERD:Gross Expenditur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發支出總額。
具體內容如下
責任編輯:藺弦弦